当中国和美国在争夺谁能第一个将人类送往火星的时候,日本却恰恰相反,更倾向于低调的太空任务。他们更愿意将探险设备以较低的价格送往金星和水星。
目前,日本花费了2.9亿美元发射了绕金星的轨道卫星。他们还与欧盟国家合作一起测量水星的磁场和电磁波。此外他们还有计划让飞船对小行星进行探索寻找水源。
根据彭博社的统计,2016年,日本在太空计划里的预算不及美国的1/10,也远低于中国。尽管如此,但其成绩却一直优越。相比于太空旅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更乐意于让更多的科学研究用在地球上。
“太空竞赛确实在进行,究竟谁能第一个到达火星?这方面的争议很多,但我们依旧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小型实验和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工具上。” JAXA主席奥村直树说。
日本太空经费受限
尽管受到经费限制,日本在太空领域的成绩却一直让外界惊叹。
中美争相发火星计划,日本却另辟蹊径看上了水星
各国太空经费预算
例如,JAXA近年发射的几个卫星都能观测地壳变化,预测火山爆发和地震。这些卫星对地壳变动的测量精准到几厘米,由此可提早警示地方政府。这对日本这个位于地震带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由于自己建设空间站和发射成本较高,日本更愿意采取和他国合作的方式。JAXA与美国NASA进行了各类科学研究合作。他们的航天员和生物医药研究员在美国的航天站里进行研发新型癌症药物的实验。10月30日,刚刚回归的日本宇航员尾西卓花了4个月的时间在空间站里饲养老鼠,进行关于肌肉萎缩和骨质酥松的研究。
日本还通过鼓励私营企业投资,克服了预算的局限,取得了不少傲人的成果。例如,2007年发射的游隼1号是由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三菱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建造的。游隼1号在2010年回归地球,带回了外太空小行星样本。2014年,游隼2号发射成功,这次任务有德国、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的支持。游隼2号计划2018年从另一颗小行星上采集样本带回地球。
JAXA的下一个目标是比火星还要遥远的水星。目前日本正在与欧洲宇航局合作。预计在2018年发射两个飞行器。其中一个由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飞行器预计2024年抵达水星并对水星的磁场和生命迹象等进行研究。
更加实际的目标也给日本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据彭博社统计,至2015年3月,日本航天产业的年收益为2070亿日元(约合18亿美元),是自2002年以来最高。日本希望在未来10年内总收益可增长至平均5000亿日元/年(约合43.7亿美元/年)。
中美之间的火星竞赛
相比于日本小而实际的太空计划,中美两国的火星计划显得更加宏大。
中美争相发火星计划,日本却另辟蹊径看上了水星
火箭发射成本对比
NASA一直力推火星等深太空计划。它们计划到2030年将人类送到火星,但目前他们还未公布完成该目标的具体时间表,也未就如何保证人类在火星上居住给出介绍。
中国也把目标放在了火星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雷凡培表示,整个探测任务将于“十三五”末正式启动,技术跨度和难度将比目前中国的月球探测任务更大。今年火星探测的研制工作已经启动,计划在2020年底进行发射,2021年7月之前,落到火星,对火星展开环绕勘探。
两国对于火星的探索雄心勃勃,背后的花费也十分巨大。NASA今年的预算花费为190亿美元,这还不算上未来的花费。正因如此,NASA的太空计划在美国也遭到部分议员的反对。美国国会曾对NASA提出疑问,要执行如此复杂的任务,预算很容易就会达到上千亿。而NASA却没有给出“火星之旅”的完成时间表,从而使这个计划充满了不确定性。还有人建议NASA将研究重心转移到月球上。根据彭博社的数据,中国2015年的太空预算为42.1亿美元。
火星的魅力除了让两国加大投入外,还吸引了一些私营公司的加入。比如波音公司和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公司。今年9月份,马斯克公布了他的火星登陆计划(“Mars colonization plan”),他将通过飞船把人类送上火星,最早在2025年就能实现这一目标。波音公司已经与NASA进行合作,它是NASA“太空发射系统”(Space Launch System,SLS)火箭的主要承包商,并且已经在致力于研究登陆火星的运载火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