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探索 > 天文航天 >

杨利伟:空间站建设需航天员大量“舱外作业”

导读:

中国载人空间站2022年前后将投入运营,航天员是载人航天的核心,“空间站时代”的到来对中国航天员提出

中国载人空间站2022年前后将投入运营,航天员是载人航天的核心,“空间站时代”的到来对中国航天员提出更高要求。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透露,空间站建设将需要航天员大量“舱外作业”。

据介绍,为满足空间站任务需求,上半年将组织开展第三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其中既包括航天驾驶员,也包括航天飞行工程师及载荷专家。应用系统相关载荷将完成阶段性研制工作,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后续产品正在按计划生产。


进入“空间站时代”,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时间大大延长,现在能驻留1个月,将来会是3个月、6个月甚至更久。航天员的技术技能将发生很大变化。过去航天员“上天”做的大部分是舱内实验,将来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大量的工作要在舱外空间进行,这对航天员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在地面上很难创造出舱外空间既真空又失重的条件,只能通过地面模拟试验,而模拟就会有误差,这些误差会给上天后的航天员带来什么影响,这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训练。”杨利伟说。


备战中国空间站时代,中国航天员正在紧张准备中。杨利伟说,在2019年至2022年前后进行中国空间站的组装建造期间,会根据需要安排若干次的载人飞行,航天员会在空间站驻留,等空间站完全建成后,将实现长期驻留。


杨利伟说,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选拔比较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大都需要研究生以上学历,更加注重工作经验,飞行工程师要求硕士以上学历,3-5年工作经验,载荷专家要求博士学历,有3年工作经验。


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后续发展,杨利伟大致描绘了中国载人航天未来50到100年的奋斗计划——逐步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进而走向深空,支撑国家发展利益向地月空间拓展,建设形成我国主导的地月空间安全圈、经济圈、科技圈,在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中作出中国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