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白洞”、“虫洞”,无论我们在看科幻题材电影或小说,还是科普类杂志上,总会提到这样的字眼,虽然在字面上这几个词很相近,但是在物理特性上则完全不同。
最常见到的字眼是黑洞,那么在这里就放在最后简单说说,在前头不妨细细说说虫洞以及白洞是怎么一回事吧!
“虫洞”——可以理解为时空洞,也可称之为爱因斯坦—罗森桥,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路德维希弗莱姆在1916年提出,爱因斯坦以及纳森罗森在1935年将虫洞的概念加以完善。
做个形象一点的比喻,爱因斯坦主张我们的宇宙是一个静态、有限、无界的弯曲封闭体,就像水面与水底的关系一样,当我们用手用力的搅动水面的水,水面会形成一个漩涡状,此时你会发现水面与水底离得更近了。
虫洞就是连接两个遥远时空的隧道,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时空细管,通过虫洞你可以瞬间抵达另一端,而这个另一端,可以是空间的另一端,也可以是时间的另一端,所以在理论上,虫洞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虫洞不像黑洞那样具有着强大的引力源,撕碎一切,虫洞没有视界,所以只要进入其中的物体不会出现什么状况,霍金认为虫洞是时空产生的裂隙,在每个角落都存在,即使是我们的周围,但由于太过细小,肉眼根本看不见。
“白洞”——这是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与黑洞正好相反的天体,现在尚无任何观测数据表明此类天体真实存在。白洞可以看做是黑洞的反演,在黑洞这里吸引力无穷大,连光都无法逃出,但是在白洞这里正好与之相反,排斥力无穷大,即使是笔直的光线冲向白洞也会被反弹回来。
黑洞如果是大坍缩的话,那么白洞就是大膨胀,甚至有理论认为当初的宇宙大爆炸即是白洞的大膨胀而已。与黑洞相反,白洞这里时空曲率负无穷大。白洞不吸收任何物质,由于它与黑洞一样也有一个强大的引力源,白洞会将物质吸引到周围形成物质壳,不会再靠近半步。
霍金曾认为白洞是由黑洞直接转变过来的,科学界给予很大的重视,霍金认为黑洞具有温度且会向外辐射能量,大质量黑洞温度低蒸发越慢,小质量黑洞温度高蒸发越快,当一个黑洞随着时间的推移,质量也在不断减小,那么温度便会上升,此时蒸发加剧,最后以“反坍缩式”的大爆发终结一生,那么这个过程就类似于白洞了。
有些科学家猜测,黑洞与白洞相遇会产生虫洞,黑洞是一切事物发展的终极,那么便会存在另一极,黑洞将物质瓦解为基本粒子,通过虫洞前往另一极,在白洞处向外辐射出去!
“黑洞”——这是相对于那两个来说较不陌生的天体,科学家可以通过间接方式探知到黑洞的存在以及质量,与白洞、虫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们还只是存在于科学家的设想中。
较大质量的恒星在老年时期进行超新星爆发之后,黑洞是可能的产物,另外科学家还预测原生黑洞的真实存在,它的诞生不同于寻常普通黑洞,可能伴随着宇宙大爆炸初期较高的密度与温度而产生,并可能存在至今!
—————————————————探索宇宙天文,喜爱科幻题材,尽在科幻船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