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结束自动续费硬性绑定免密支付取消操作困难重重
堵住APP自动续费“黑洞”
新华社发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听一首歌、追一部剧、阅读某个章节的内容,于是在一些APP上开通了一个月的付费会员,结果下个月又被通知扣了钱,这才发现中了这些APP运营商自动续费的套路,想取消却困难重重。
近日,家住石家庄的赵女士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况。“当初开通服务时有3个月的免费使用期,写着‘可随时取消’,但3个月后并没有消息提醒我免费服务到期了,而是直接帮我开通了自动续费的会员服务。”赵女士说,每个月从微信里扣费后,自己才会收到自动续费的短信通知,想取消却一直找不到操作按钮。“感觉像是掉进了自动续费的‘黑洞’。”
记者打开该音乐软件看到,开始试用界面上方明显标注了“前3个月免费,非强制性消费,可随时取消”,但并未找到任何取消会员服务的操作提醒,系统界面下方有一行不起眼的灰色小字标明“会员方案会每月自动续费”且是唯一选项。“这行字并不明显,而且是默认勾选的,想使用软件,就只能同意这种‘霸王条款’。”赵女士气愤地说。
记者点击系统界面下方的“开始试用”并选择了微信支付,随后页面跳转至“开通微信免密支付”,同样,页面上也没有其他选项,只能选择开通免密支付才能继续下一步。因此,要使用该软件,用户不得不同意开通自动续费和免密支付。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APP存在会员服务自动续费标识不明显或默认勾选的情况,用户在购买时只能接受默认选项,一不留神就会陷入商家的陷阱。
“会员费通常只有几元、十几元,取消续费操作复杂,浪费时间,也就懒得取消了。”同样受过APP会员自动续费困扰的省会市民张先生说,“强制续费属于竭泽而渔,一旦解除绑定,我一定再也不会使用相关软件。”
APP自动续费“套路”多多,遭遇“套路”时,应该怎么办?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北京德和衡(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律师肖天淑说,根据规定,商家要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一般包括文字提醒的位置显著,使用不同于主体内容的粗体字、黑体字等。而默认勾选则是以格式合同的方式让消费者被动接受不合理条款。
另据了解,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
肖天淑告诉记者,APP自动续费“吞金”不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维权意识不高,不愿意浪费时间精力维权。“就算发现了自动续费存在违规行为,只要自己最终能取消订阅,也不会再去追究商家的侵权行为。同时,由于APP种类、数量众多,在监管层面涉及的职能部门较为广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此类侵权行为的发生。”
“针对‘自动续费’‘强制免密支付’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的行为,一方面要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各职能部门要联合协作形成合力,强化监管,设立黑名单,及时将误导性、欺诈性的消费行径进行曝光。”肖天淑表示,消费者协会也要为消费者做好维权服务,降低维权成本,便捷维权渠道,鼓励消费者克服消极维权的心理,积极发声,全方位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肖天淑认为,治理APP的各种“吞金”套路,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监管和法律等多部门要联合倒逼运营商遵守市场秩序。此外,对于APP“自动续费”“绑定免密支付”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协会可依据民事诉讼法,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让商家敬畏消费者权益,以此制止商家违法运营,打击商家的不法营销行为。 (见习记者 李嘉欢 记者 刘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