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2010年新春佳节了,我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取出朋友马景武于去年春节前寄给我的一幅国画,画面上那副硕大的绿色荷叶在冬日的阳光下散发出诱人的嫩绿,如同一簇鲜活的荷叶绽放在夏日的湖水,焕发出勃勃生机,营造出“遮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欣赏这幅画面,想起不久前接到的电话,心里泛起隐隐的苦痛,因为画的作者马景武已经在2009年11月29日被疾病冷酷地夺去了生命,永远地放下了手中的画笔,离开了他深深挚爱的世界。
睹物思人,往事历历犹在心头。世事无常,孰知而今人去楼空。
认识马景武是在2007年的冬天。为了学习贯彻刚刚颁布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我们在某森工企业举办工会主席培训班。报到的当天,外面飘着洁白的雪花,吃完晚饭,看到夜色苍茫,华灯初上,不尽兴从中来,独自在林业局门前的大道上悠然漫步,不经意间,在靠近大道的居民区墙上,看到一块广告牌,上书“景武书画学校”,不禁很感兴趣,并想像办此学校的一定是位银须皤然的长者。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按照广告牌上写的地址,按图索骥,叩开这家大门,出来开门的竟是位中年男子,该人中等个头,面目清秀,体态瘦肖,吐属文雅和蔼,衣饰朴素简洁,一看就是个厚道的老实人。我问哪是马老师?他谦逊地说,是我。你有什么事?我说本人也很喜欢欣赏国画,故冒昧前来打扰。或许为我踏雪寻贤而感动,他热情地将我引进屋。屋子不大,中间是过道,一间作为寝室,另一间就是教学用的教室。我和他在面积不大的教室里坐定。坐在教室里,我端详了一下眼前的景武,忽然脑海里涌现出一个古代称谓:寒士。其实这样称呼景武不为过。景武让妻子为我端来一杯清茶,我们就这样一杯清茶在手,畅论国画千秋。环顾一下:屋子里摆放着几张课桌和椅子,桌子上还堆放着孩子们的画稿。看到墙壁上挂着的黑板上书法很娟秀流利,不用问,一定是他的笔迹。你的书法不错啊,我夸赞道。他谦逊地说让您见笑了。经过畅谈我得知景武自幼喜欢画画,后来曾去沈阳鲁艺进修,使画技大有长进。原来在林业局上班,后来企业实行一次性安置,就从单位下来。下岗后,他没有气馁,充分利用自己所长自谋职业。办起了书画培训学校,一方面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吗,一方面为林区培养书画人才。看到他家里很简陋,我不由得想起一句古语:案有诗书家必贫。是啊,凭借教书育人赚钱来养家很难致富的。景武看见我的到来也很高兴,彷佛遇到知音般十分兴奋,还拿出自己的作品供我欣赏,看到一幅幅由他自己创作的书画,我很感动——为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为追求艺术矢志不逾的顽强毅力。我相信经过努力,景武一定会走进他梦寐以求的理想殿堂。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就鼓励他说,无论怎样困难,都不要放下画笔,要继续努力登攀自己的事业峰巅。并邀请他有机会去哈尔滨,我一定盛情款待,那时我们再煮酒论英雄。景武爽快地答应了。回到住处,想到刚才夜访景武的情景,不由得很是感慨,就给景武发了一个短信:
顶风冒雪夜访君,清茶一杯香沁人。
看诗读画兴难尽,自古天道本酬勤。
景武回信息说谢谢大哥的鼓励。我会加倍努力去跨越艺术殿堂的台阶,实现自己的夙愿。
人海茫茫,相聚是缘;人各一方,相见也难。
培训班结束后,回到哈尔滨,再也没有和景武见面。不过逢年过节,我都会或短信或电话问候景武。2008年夏季的一天,突然接到景武的电话,他委托我去位于哈尔滨南岗中山路文昌桥下的空军医院为他买一种治疗腰间盘脱出的药品,说近来腰间盘脱出很厉害。受人之托,当忠人之事。我二话没说,立即来到空军医院,买来他所要的药品,然后来到火车站附近的公共汽车站,托长途公共汽车将药品捎给他。由于是为他垫付的药款,他十分感动,数天后便偿还了,还在电话里再三致谢。我说既是朋友,理当如此。后来,他再次来电话说药效很好,托我再次为他购药,我满足了他的需要。信任是朋友间的最高境界。通过这次办事,景武似乎对我更加信任,遇到问题就会和我通电话商量,友谊也随之为升华。好象在去年夏天,他忽然给我来电话,说所在的居民区要搞棚户改造,遇到些麻烦,心情很不好。我知道他主要为不能正常办班授课而烦恼。于是我就开导他要眼光长远,先到别处租处房子,继续办班,等房子改造好了就可以搬进楼房了,居住条件改善了也可喜可贺,不也是乔迁之喜吗?听了我的话,他的心情似乎有了好转。后来他给我打电话,说已经将家搬到县里,租了一处住房,书画班还在继续办。语气里充满着喜悦,我也为之高兴。我还邀请他不忙时来哈尔滨一游,他也爽快地答应了。世事难料,谁知这竟成为永难兑现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