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近日要求,全面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简约适当的婚俗礼仪,进一步给不良风气“踩刹车”。群众对此拍手称赞的同时,基层干部、专家认为,推进社会风气好转,不仅要靠软性教育、更要有刚性约束,“软硬兼施”推动婚俗改革,促进乡风文明。
互相攀比
喜事变“赛事”
天价彩礼、互相攀比、大操大办导致喜事变“赛事”,很多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但受人情社会、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大多数人选择随大流,有苦也难言。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刘沟门村的马文财2016年给大儿子成婚时,女方“一口价”要20万元的彩礼,加上金银首饰、办婚礼共花去30多万元,而2012年时当地彩礼也就六七万元。彭阳县是贫困县,马文财作为养牛大户都难以应付,而普通家庭“一婚倒退20年”毫不夸张。
除了比彩礼,不少地方结婚还要比排场。福建部分地区习惯在喜事前后分别开设“破柴头”和“破柴尾”宴席。当这一习俗遇上“重人情、好面子”的闽南人时,铺张浪费便时有发生,“你开30桌,我为面子肯定要开50桌。”当地一位社区居委会主任表示,攀比之下,一些经济能力较差的家庭只能硬着头皮上。
多地出招
遏制不良风气
天价彩礼、大操大办不仅劳民伤财,还带坏社会风气。对此,宁夏、福建等地通过干部带头、成立红白理事会等给不良风气“踩刹车”。而民政部提出的婚俗改革则让地方的相关举措有了依据,让基层干部群众有了“主心骨”。
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党员干部也发挥着带头作用,宁夏不少县区出台规定,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如彭阳县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彩礼不超过6万元,迎娶汽车不超过6辆,宴席控制在10桌以内,礼金不高于50元。
虽然各地都有遏制不良风气的探索,但都是“各想各办法”,民政部要求推进婚俗改革,则让基层对不良婚俗说“不”的底气更足。彭阳县委常委、城阳乡党委书记刘旭说,“以前政府没措施、没标准,大家互相攀比办婚事,有些人想反对没理没据,而婚俗改革则进一步明确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据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观点
“软硬兼施”让改革更好落地
婚俗是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婚俗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将婚俗改革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当中,并通过适当的刚性约束,“软硬兼施”,让改革更好落地。
福建省婚庆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斌认为,政府应与相关社会组织进行合作,以文艺汇演等形式,将新风尚送到乡下去,改变老一代人的观念。针对年轻人,引导一些婚庆公司在婚礼策划时告知新人,什么样的婚礼是好而美的婚礼。黄斌说,可以将婚礼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把中华传统家风家训融入婚礼,以此影响千家万户。
遏制婚俗不良之风目前主要靠软性教育引导,一些地区村规民约约束力有限,不少基层干部反映“有时磨破嘴皮子就是不管用”。基层干部认为,推动婚俗改革需适当出台一些刚性约束措施,切实把婚俗改革落到实处。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