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建站 > 美文欣赏 >

中学课本删减鲁迅文章争议再起 专家:不必太纠结

导读:

  一个老话题,又在开学之际“周期性”地发生—散落在中学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名著,是该增还是该减

  一个老话题,又在开学之际“周期性”地发生—散落在中学语文教材里的鲁迅名著,是该增还是该减?这次的起因是本学期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将鲁迅的《风筝》删除了。

  值得思索的是,每次涉及鲁迅作品的调整,语文教育界对此大多“心平气和”,倒是坊间舆论的褒贬颇为激烈。那么,流传于学生间的“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这句话,真能说明鲁迅作品成为横亘在学生通向语文学习彼岸的“蜀道”吗?不少鲁迅作品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到底又该在当代青少年中怎样传承呢?

  1 沪版教材 鲁迅作品已经不多

  “撇开人教版不说,单单看一下上海版的教材,与十年前甚至更早些年份相比,现在中学语文教材里的鲁迅作品已经大为减少了。”宝山区交华中学语文教师史冬梅说,整个初中语文学习中,同学们与周树人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怕周树人”的概率不高。六年级第一学期只有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六年级第二学期没有鲁迅文章;七年级也只在上半学期学一篇《社戏》,八年级一年见不到周树人,九年级上设立了一个“走近鲁迅”的单元,收进了《风筝》《故乡》《孔乙己》以及《自嘲》和《自题小像》两首小诗。

  吴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唐秋明说,高一第一学期没有鲁迅作品,第二学期要学《为了忘却的记念》和《药》;高二两个学期各有一篇《白莽作〈孩儿塔〉序》和《拿来主义》;到了高三还是学两篇《未有天才之前》和《阿Q正传》(节选)。

  这样看来,目前沪版教材中鲁迅的篇目并不多。虽然鲁迅仍在沪版语文教材的作者队伍里占据第一把交椅,但与过去相比,其作品所占比例已经大为降低。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像《一件小事》》《藤野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祝福》《祥林嫂》等,早已不再被收录进教材。而201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中学语文60年老课本》,其中还有更早年间进入过教材的鲁迅作品,如《不识字的作家》《门外文谈》《柔石小传》《风波》等。

  2 尊重经典 全面提高学生水平

  有关鲁迅作品从中学教材里“大撤退”的消息时常传来。《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作家叶开近日也在报刊撰文评说此次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再次删减鲁迅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里,作家是有座次的。‘鲁郭茅巴老曹’的排名很严格,轻易不能随便搬动。”他认为,“教材编写环境如果正常,现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都应该纳入平等的考量。”对于如何看待鲁迅淡出语文教材,叶开觉得,鲁迅的作品是第一流的,虽然过去他支持减少他的作品数量,但如果要全面退出则让人“惊诧”。

  同样,对于鲁迅作品可能不太符合当今学生的阅读及审美趣味的问题,也有语文教育专家提出,语文教材、语文课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趣味,而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与思想水准。比如,中学生初读《拿来主义》,很可能会对课文理解得不深不透,但他们起码可以学着思考关于民族文化的问题了,这就是学习鲁迅作品的收获。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语文特级教师谭轶斌在给《中学语文60年老课本》作序时,谈及了作为教材编写者的一段心声:“刚开始,为了突出课本的‘新’,我比较注重选择时文。但教材主编和审查专家的意见让我清楚地意识到,伟大的思想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衰老,‘老’课文未必无新意,让学生读些‘老’课文,同样能获得语言的美感、体验生命的质感。”

  3 精挑细选 重点是让学生接受

  在鲁迅作品是增是减的争议声中,出现了一个较为“奇特”的现象—圈外舌战热闹,圈内波澜不惊。华东师大《中文自修》杂志去年对数百位中学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鲁迅作品适合中学生学习的教师比例,与认为鲁迅作品不太适合中学生学习的教师比例大致相同。当然,也有3.1%的教师感到鲁迅作品生涩难懂,对于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非常不合适。史冬梅老师认为,像《风筝》这篇课文,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也累,不像《社戏》这般令学生越读越有味,所以,如果把《风筝》从沪版教材中拿掉也未尝不可,或许供学生们在课余拓展阅读更合适些。“从现在教材里保留下来的鲁迅作品来看,都不是些硬要塞进去的,而都是些典范的文章,无论是写人物的还是写环境的,都视角独到,是很值得学生们去用心阅读学习的。”

  宜川中学校长高洁说,没必要太纠结教材里的鲁迅作品多了几篇少了几篇,关键是要如何让学生接受。如果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收录进再多的鲁迅作品也没有太大意思。高洁说,文科教材特别是语文课文的编排,不像理科那样有着严谨的难易顺序,选什么样的课文、按怎样的标准去遴选课文,不同的教材会有不同的思路。比如,现在的语文教材大多是按主题设立单元,鲁迅等经典文章也就自然要按各自的内容、体裁被编入相应的单元,有时不能与单元主题相融,就很可能被拿掉,但保留下来的肯定是经典中的经典。“说到底,语文教材不是快餐文化,它十分注重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在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去欣赏、理解、认识进而传承好经典,这是语文教育的使命之一。保留一定数量的鲁迅作品,也正是这个目的使然。”高洁说。

  【新闻事件】

  今年9月,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面世。最惹眼的变化是,七年级新课本中删除了鲁迅的《风筝》和郭沫若的两首诗《天上的街市》《静夜》。新增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以及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等。

  

  (新民晚报 王蔚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