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几乎都围绕着一个城市创作,那就是伊斯坦布尔。《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依然围绕着这个城市展开。帕慕克冲破了自身旧有的创作限制,首次将目光从中产阶级转移到城市边缘底层民众,以虚构笔法重现伊斯坦布尔从1969年至2012年间的城市变迁。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讲了麦夫鲁特·卡拉塔什的人生与梦想。主人公街头小贩麦夫鲁特,12岁就来到伊斯坦布尔,一边上学,一边跟随父亲学习做一名街头小贩。40年间,他做过很多工作,但一直没有放弃晚上走街串巷卖钵扎(一种土耳其发酵饮料)。一个挑着担子贩卖钵扎的游荡者,一个目睹了伊斯坦布尔变化的外来人,在街巷间与自己脑海中涌出的各种奇怪想法对话,描绘自己对伊斯坦布尔的理解。
麦夫鲁特的脑海中,始终有些怪东西在不停地奔跑:年少时看到食物在锅里翻滚,会觉得是被地狱之火灼烧的怪物在疯狂翻滚;独自在家时,总是感觉暗处有魔鬼的眼睛盯着他;长大后在黑夜的街头叫卖钵扎,周围的事物似乎都变成张牙舞爪的怪物……有时候他分不清脑海中的那些怪东西到底是真实还是荒诞,无法把它们表达清楚,只能任之成为自己与城市、孤独、黑暗相处的一种方式。
一座城市的变迁史,实际是无数个人命运变迁的合集。《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以近60个语种流行着,也许因为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会让不同国度的读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人类城市化的进程中,无数城市上演了类似伊斯坦布尔的故事。
在一座充满机遇的城市里,勤劳、隐忍、坚持的美德未必能带来好运气,那些能够在转型变迁的社会中改变命运的成功者通常都有着独特的技能,比如头脑灵活、擅于把握机会、会钻营,以麦夫鲁特为代表的人并不具备这些特质。但麦夫鲁特并不认为自己是人生失败者,无数人在欲望和野心中迷失,他却始终保持了善良与本真。深夜,他挑着担子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头贩卖钵扎,脑海里想着各式各样的“怪东西”,那些所谓的“怪东西”也许就是“自我”与“灵魂”对话的媒介。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是一本温暖的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人公麦夫鲁特,尽管生活里也会有无奈的分离、意外与死亡,但他总能保持乐观。哀而不伤是一种通往幸福的能力,爱更是一种永恒的情怀。正如书中所说:“让这一千万人聚集在伊斯坦布尔的东西是生计、利益、账单和利息,但只有一样东西支撑着这茫茫人海中的人们,那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