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建站 > 美文欣赏 >

【美文.美图】重走挑粮小道

导读:

</p

2

黄洋界美景

□曹先训文/图

我来到井冈山,瞻仰革命先烈,寻根铸魂。这天,我们来到位于井冈山西北面黄洋界下的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这里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会亲身体验挑粮小道的崎岖,感受当年老一辈革命者的艰辛,接受思想洗礼。

初冬的井冈山,云雾缭绕,笼罩着些许寒意。傍晚,我们从大陇镇源头村出发,沿着一条小道往前走,道路泥泞、崎岖、陡峭,与其他山路并无不同。然而,就在这条小路上,红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挑粮运动。挑粮小道原名五里横排,是朱毛红军挑粮上山的一小段路程,全长3.1公里,路为羊肠小道,崎岖不平。1928年冬,国民党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企图把红军围困在山上。毛泽东、朱德等为打破敌人的封锁,亲自带头挑粮。红军将士靠着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从山下挑到山上,解决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给养问题,支撑了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斗争。

沿着村边的山路出发,不久,一条陡峭的斜坡横在眼前。用石块铺成的小道,经岁月侵蚀风化,许多地方石块已破损斑驳。

小雨淅淅沥沥,我们作为拉练部队的尖刀班,手持地图、指南针、砍刀等从茅坪出发,直奔挑粮小道。一路上,我们一会儿跑一会儿走,第一次踏上革命摇篮,激动的心情早已飞上了黄洋界。记得当年挑粮小道还没有开发,淹没在杂草丛中,我们从地图上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入口处。“教员,这里连路都没有,我们就从这里上去吗?”“就从这里上去!尖刀班的任务就是为拉练部队开山寻路,清除障碍,你们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上找到站立点,再判定方位,找到路的入口。”最后,在教员的指导下,我们摸索着爬过一段山坡才发现用石块铺成的小道,苔藓满地,荆棘丛生。我们一边用砍刀将伸到路边的树枝清理开来,一边为后续部队留下路标,一口气冲上百十个台阶,一路向前冲。走在雨后泥泞湿滑的挑粮小道,脚踏柔软的泥土与坚硬的石块上,仿佛还能感受革命先辈的余温,还能感受朱毛红军革命奋斗的历程与精神,感受红军行走挑粮小道的艰苦与不易。

如今,我又一次踏在这条石块铺成的小道上,拾级而上,也想再次发起冲锋,没想到刚走到斜坡的一半,就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回头看看同伴们,他们借助竹杖,相互帮扶着一步步向坡顶前行。

古道弯弯,翠竹万顷。不觉间渐入密林,静谧中只听到大家缓慢的足音和沉重的喘息声,前后学员都拉开了距离。我紧跟着队伍行走,脚下是承载着历史的斑驳石路,两旁是葱郁的翠柏青竹,耳边是微风中的竹叶细语,不见飞鸟,不闻虫鸣。这时,讲解员开始讲朱德挑粮的故事。当年朱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走到这里的时候,朱德看到大家都比较累了,就说:“同志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看谁最先到黄洋界上的大槲树那儿!”一听说比赛,战士们劲头就来了:“好啊!谁先到大槲树谁是英雄!”一个战士说:“朱军长,比赛可以,但有个条件。”朱德问:“什么条件?”战士说:“你年纪大,不能挑那么多,分给我们一点。”朱德一听,爽朗地笑起来了:“那可不行!”说着,挑起担子就走了,留下一阵笑声。

眼前的小路延伸进前方的竹林,看不到尽头。大家的脚步越来越沉重。我边走边寻找当年拉练的记忆。“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一首红歌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小道幽雅宜人,隔段距离就有一个供人休憩的竹屋,不时还能听到悠扬的红歌。这时,天快要黑了,看到两位妇女急匆匆地从山上下班经挑粮小道回家,便问道:“这里离黄洋界还有多远?”“马上就到了,你们的人已经上去了。”听完,我们不觉加快了脚步,走着走着,听到不远处人声嘈杂,转过两个弯,挑粮小道的路牌映入眼帘,黄洋界景区就在面前。

上了黄洋界,路边有一棵大槲树,便是当年毛泽东、朱德与战士们挑粮歇脚的地方。据说,一次毛泽东和战士们在这里休憩,毛泽东问:“站在槲树下能看多远?”战士们有的说可以看到江西,有的说可以看到湖南。而毛泽东则意味深长地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因此有人说,“这是一条挑粮小道,也是一条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阳关大道,是理想之路,希望之路。”

“革命必将有时转,得到胜利方始休。”面对云雾缭绕的井冈山群峰,大家思绪万千。重走挑粮小道,缅怀伟人业绩,不忘初心再出发,这里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黄洋界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