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只是因为阅读有其规律,违背规律,只会适得其反。
通常来说,阅读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是纯娱乐性小说,这是阅读的起点。
第二层次是传统经典小说,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名著。
第三层次是历史哲学类书籍。
第四层次是思想类书籍。
第五层次,也是阅读最终达到的高度,就是能形成自己对事、对人、对世界独特的见解和观点,真正实现灵魂的自由。
这五个层次就如闯关游戏一般,只能循序渐进,一个层次积累到位才能进入下一层次,每一层都不可跳过。
但是,许多家长因为不了解阅读的规律,强行“帮助”孩子跳过第一层次,在第一阶段积累不够的情况下引导孩子阅读名著,重则造成孩子丧失阅读兴趣,轻则造成孩子“阅读反刍”。
有些家长要说,就算最后会经历阅读反刍,但之前已经上升到了第二层次,还是有收获的啊!
非常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阅读的起点在于探索人生而非人性,也就是说,处于阅读第一层次的人关注故事情节多于人物性格。因此,即使是阅读名著,记忆最深刻的依旧是故事情节,评判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情节是否紧凑精彩,而不是人格塑造是否丰富。
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小说,出彩的往往不是故事情节,反而是立体的人格。比如《红楼梦》,它的情节相比近几年流行的《甄嬛传》等宫斗小说可谓小巫见大巫,但是它创造出的人物却远非普通流行小说可以媲美。
但是对于处于阅读第一层次的读者来说,记忆深刻的大多是情节和细节描写,对书中各个人物的性格,常常感触不深。
尤其是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名著的精简版以及漫画版的名著和史记,看上去似乎能帮助孩子提升阅读层次,实际上与阅读普通娱乐小说无异。因为这些作品虽然打着经典名著的幌子,但只保留了原著的情节,而原著的精髓——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却被淡化了。
因此,限制孩子看“闲书”并不会对提高孩子的阅读层次有丝毫的好处,反而阻碍了孩子阅读第一阶段的积累,拖慢了孩子阅读层次提高的进度,进而影响孩子三观的深度与广度。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会有疑问,这是不是说孩子看书就不需要选择了呢?
当然不是,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成熟,许多内容并不适合他们。再加上学生时间有限,粗制滥造的小说只会浪费他们的时间。因此,即使是闲书,也要精挑细选。
那么,适合孩子的“闲书”应该如何选择呢?
1题材上“远”“近”搭配
这里所说的“远”“近”是以孩子的生活为参照物,例如,贴近孩子生活的校园生活小说就叫“近”,而科幻、魔幻类远离孩子现实生活的就叫“远”。
这样搭配能够最大限度的丰富人生经历,从而建立起对人生的宏观理解。同时,为了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应多挑选符合孩子偏好的题材。
2内容上以情节“精彩”为第一要务
情节曲折、扣人心悬是选择的重点,只有这样的小说才能激发孩子足够的阅读兴趣,从而为一生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3观点要善恶分明,三观端正
未成年人还未建立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极易被误导,除应避开含有暴力、色情、恐怖等因素的小说之外,那些宣扬极端个人主义、鼓吹学习无用论、天上会掉馅饼等三观不正的小说也应该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