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萧山区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大会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为主线,以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主题,扎实推进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应用,着力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打造萧山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刚、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万向集团公司董事长鲁伟鼎为萧山站台,并分别作了主旨演讲。这些演讲,既有来自学术界领袖的高层视角,也有数字经济领域大佬的前沿观点,更有本土行业领军企业的创新思维,为大家献上一场新经济发展的思想盛宴。
会上,萧山向世界隆重发布了“中国V谷”的概念,宣布将重点发力智能视觉领域。同时,萧山与浙江大学签约共建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
人工智能在萧山大有用武之地
高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具有极强的赋能效应,必须推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萧山有数字经济最广泛的应用场景。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正处于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过渡的阶段。弱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已然“成势”,正在成为推动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成为催生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成为主导国家战略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今后十几年,“人工智能+高速移动互联”将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景。
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既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也面临巨大挑战,需要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通过科技引领和应用驱动的双向发力,实现我国人工智能在理论上尽快补上短板,技术上自主可控,产业上占领制高点,全面增强经济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
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具有极强的赋能效应。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亟待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形成系统性安排,基础在于培育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重点在于全面拓展各行业和区域的应用,关键是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包括大力培育人工智能新兴产业,筑牢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根基;大规模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全面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在重点民生领域的应用,培育壮大智能化新消费新需求;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辐射带动各地方经济社会的智能化转型。
萧山作为传统制造业聚集地,智能应用大有用武之地,有最广泛的应用场景。随着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研究院陆续落户萧山,建议萧山要进一步增强新产业的培育举措,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萧山发展数字经济前景美好
陈刚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网易研究院院长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是给产业授粉的“蜜蜂”。
★对于匠心,就是坚持做精品。
数字经济的本质与展望,可以用几个简单的例子来看。比如汽车,在信息经济时代的汽车,运用于收音机、卫星导航、定速巡航,而数字经济时代的汽车,出现了无人驾驶,在“驾驶”这个核心环节上解放人类;在视频监控上,信息经济时代的视频监控,就是让家长看到幼儿园的孩子,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视频监控,可实时智能分析出孩子的学习状态。
如何发展数字经济,就是六个字——开放、创新、匠心。开放的基础协议对形成繁荣生态至关重要,大数据人工智能就有巨大的产业撬动作用。这如同蜜蜂授粉采蜜,蜂蜜产业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授粉这一过程撬动了整个农业。这在产业数字化中,教育培训、交通运输、文化创意、智能制造、流程工业、医疗卫生等就是开放的产业应用生态;在数字产业化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则是开放的基础设施。基于深度思考的创新,就要每个行业都要规划自身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形态,通过深入行业,保持与用户沟通,了解行业痛点,和优秀的人一起激荡脑力,培养跨界人才等。对于匠心,就是坚持做精品。
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是授粉的“蜜蜂”,更加广阔的空间属于各个行业。萧山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也集聚了优秀人才,我们对萧山发展数字经济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
换道超车比弯道超车来得容易
韦青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
★技术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吹的,更不是拿来炒的。
★没有所谓的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只有愿意拥抱新技术昂首前进的产业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产业。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在时代更迭的大潮中,想要突出重围,就应该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名对:“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用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告诉人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最为重要就是具有审时度势的清醒头脑。技术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吹的,更不是拿来炒的。在智能技术被过度解读的当下,只有清醒地认识智能技术,才能做到“知其雄,守其雌”,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的方向,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能够看到,社会智能化的“云—物—大—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次第发展正在徐徐展开。没有所谓的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只有愿意拥抱新技术昂首前进的产业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产业。对于萧山而言,换道超车或许比弯道超车来得更容易一些。
其实自古至今,人类社会就没有停止过革新的步伐,智能社会的来临,也只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台阶,最多是一个跨度比较大的台阶。要想有效地应对即将来临的变化,我们首先要解放思想,放下惧怕变化的包袱,然后不盲从,不迷信,在科学方法论的引导下,努力学习并掌握智能社会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应具备“知行合一”的精神,不要纸上谈兵,而要做到身体力行。
所有的开始都不会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