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像是墨画,一个又如锋利精准的激光打印;前者温润如玉、后者盛气凌人。发展至今,历史两头的两代雷克萨斯LS在这座车库四目相对,它们之间不像是更迭多代的大众高尔夫或者是本田思域那种排列递进的关系,更像是早已成熟的精英晚辈在和家族掌门分享着职场上的博弈学和进化史。
精英和天才不同,他们后天努力的成分要占比更多。从雷克萨斯品牌诞生之前就注定了与众不同的基调,直至今天,他们似乎要在新车型上扭转出新的局势和方向。新款雷克萨斯LS的设计上,我看不出哪怕是一点和“优雅”沾边的视觉表演,取而代之的则是更注重张力的走线。不怒自威不代表“恶颜”,反而透着的是自内而外、富有底蕴的情感冲击。“Flagship 1”计划诞生在1983年,在当年欧洲品牌牢固站稳豪华车市场的年代,不顾一切地选择跻身,放在如今,让我来看,依旧算是奋不顾身。450台的原型车、全球范围的极端测试,不单单是今天再见实物时的一句赞叹,就能概括的了的。
在它身前,华丽的辞藻和妙语连珠好像都显得些许苍白。指尖丰富的神经连接着机械和人类思维。设计师、油泥模型师,甚至是风洞测试员曾经重复着这样的动作不下万次,而目的有,且只有一个。二十几年的风雨,对于一台老车的外表是艰苦的磨砺。重塑钣金、车漆,甚至是轮圈的修补,就像是当年那样对于细节无尽的追求。作为两者身边的“局外人”,我却深知三十余年前的那场汽车界的传奇。在当时的BMW 7系(E32)、奔驰S级(W126)中脱颖而出所付出的精力,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读,外表的“低调”只存在浅显的认知和相对单薄的层面。
宽大和扁平,作为一个高端品牌的首例产品,1989年才诞生的LS 400就没有打算用冲击的视觉效果快速赚回投资研发阶段的大笔钞票。六年的时间,足够让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双色车身、符合未来十年审美的圆润风格在简洁的设计中鱼跃出来,没有渲染更没有缺陷,但就是这种“保守美”,让多金的人们开始注意到它。0.29d的风阻系数是圆润、低矮所带来的附属品,再或者是设计师和风洞测试员加班加点,不惜时间成本换来的惊喜。好处自然多多,同时期最优秀的行驶静谧性、级别车型内的最低油耗,这是历时足够长久、精密度很高的亚洲豪华轿车给世人推送的新理念。
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能在雷克萨斯的各层次产品身上,见到为降低风阻而做出的努力,这也为更明显的性格和更具冲击视网膜的效果添砖加瓦。走过了第五代车型的更迭,雷克萨斯LS也有资本的向着前人去证实它所经历过的、距离成功更进一步的路途。正如我之前所说,它依旧是当年那个成熟的精英。本质不改,变化的是时代。雷克萨斯的现代产物不能用“优雅”二字来形容,它所想要表现的是如何在张扬中体现稳重,在浮华中留存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