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国家考核的5个重点城市全部摘掉了环境空气污染"黑帽子",在全国113个被列入重点考核的城市中,倒数22名内已没有山西省的城市。”在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刘大山表示。
随着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山西,这个我国最大的产煤省份摘下了“污染之省”的“黑帽子”。
2010年,山西省11个省辖市有10个达到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优良率达到95.1%。与5年前相比,11个省辖市平均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六成有余,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近五成,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下降七成有余。
“水环境质量也明显改善。”刘大山说,过去5年,山西省地表水质重度污染断面比例、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等指标均大幅下降。作为山西省的母亲河,汾河水环境质量一度严重恶化,污水横流。一个可喜的变化是,2010年汾河上游水质20年来首次达到一类水质标准。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山西省的生态环境一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遭到严重破坏,带来了空气质量恶化、河流断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在2000年前后达到顶峰。此时,山西省会太原、产煤大市临汾一度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省开始了艰苦的治污历程。山西省采取了实施“区域限批、蓝天碧水工程、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等一系列措施,对空气污染、水污染进行了全面的治理。山西省将改善环境视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提出为此不惜牺牲经济发展速度。
如今山西省的城市、矿区等污染重灾区的环境明显好转。许多断流多年的河流重新开始流淌、空气正在日渐清洁。太原、临汾也已退出了中国污染最严重城市的行列。
然而,山西省的环境保护仍任重道远。“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刘大山说,目前山西环保仍面临很大压力:一是太原等城市的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地表水质重度污染断面比例偏高;二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大;三是污染减排的空间日趋减少,新增排污量持续增加;四是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势头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