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湖的人向来都深知“印象控制”(impression management)的重要性:和其他社会一样,江湖也是一个以貌取人的社会。故老相传在道上遇到僧道、尼姑、女子等装束打扮的人都要小心,因为这种人往往不好惹。侠客全身上下的服饰、武器、坐骑等,事实上都具有强烈的符号意义——郭靖身上的异域色彩与小红马、白雕、蒙古装束及摔跤功夫紧密相连,正如杨过的形象与断臂、瘦马、重剑、丑雕不可分,两人的符号装备无法互换。
资料图:电视剧《神雕侠侣》剧照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扮演他自己,侠客并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当他们行走江湖时,有时有必要暂时隐藏其自身的形象,这意味着他们可能需要扮演几个角色——当令狐冲在福建仙霞岭营救恒山派时,他以一个低级军官的形象出现,成功地骗过恒山派及其敌人的眼睛,并给他自己以巨大的行动自由。他这一扮演太过成功,以至于他在此期间的滑稽作风及任意不羁的剑法,反而给人以更深的印象,同时也成为其自身真实形象的重要补充,展现了其性格的另一面。
资料图:吕颂贤饰演的令狐冲
对武林人士来说,武器是其“自我展现”(presentation of self)的重要仪式物品,也是其形象中关键的符号装备,他们也了解其重要性——正如丘吉尔也很清楚他著名的雪茄之类“道具”的重要性。如我曾指出的,《倚天屠龙记》中谢逊文才武略,均属一流,不过当他手持狼牙棒,如天神一样出现在王盘山岛上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认定:金庸不打算让他做主角,因为没有一个主角会手持狼牙棒的。金庸小说的主角通常只使用普通兵器或根本不用兵器,奇门兵器和大型武器(如狼牙棒)尤其是忌讳,那将对侠客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在武侠小说中,凡使用重兵器者大多都是外家功夫了得(这意味着肌肉发达,对侠客气质也有潜在损害)的邪派人物,例如《倚天屠龙记》中金毛狮王谢逊和锐金旗掌旗使庄铮均使用狼牙棒、常金鹏用金瓜锤,都是动辄上百斤,非有惊人膂力,无法挥舞[注1]。
《笑傲江湖》中死在华山的魔教十长老,使用的十种兵器全是外门兵刃:双斧[注2]、双铁牌、判官笔、铁棍、铜棒、雷震挡、生满狼牙的三尖两刃刀,更有一件兵刃似刀非刀、似剑非剑(第8回)、短枪(第9回,破泰山剑法)、铜锤(第33回)。它们无一例外都不属刀剑这类最寻常的兵刃,其中且有一半多是重兵器。
白道中除了红花会这样的帮会组织,极少有门派使用外门重兵器。事实上,通常只有反派人物才被描绘成依赖兵器自身的威力,或选择不合常规的古怪兵器。
喜欢怪异兵器者多带一点邪气,正面人物如有使用这类兵刃,大多是因练习外家功夫(如红花会中人)、或心理扭曲(如金蛇郎君)、或性情偏激(如谢逊)、或行事怪僻——如《飞狐外传》中钟氏三雄。他们外号“鬼见愁”,兵器也和外形很配合:“三人都身穿白色粗麻布衣服,白帽白鞋,衣服边上露著毛头,竟是刚死了父母的孝子服色。”“脸色惨白,鼻子又扁又大,鼻孔朝天” (第2回)“原来三人披麻带孝,穿的是毛边粗布孝衣,草绳束腰,麻布围颈,便似刚死了父母一般。”(第7回)据金庸解释,他们原本兵刃是判官笔(“判官”也与鬼神有关),但自被苗人凤击败后,刻苦十年练成三种奇门兵刃:牌位、哭丧棒、招魂幡——这三种兵器的符号性和仪式感可能比其实际威力予人更深印象。
资料图:李修贤饰演的金蛇郎君
不仅兵刃如此,甚至内功也有类似效果:阴柔的武功一般都对应着人物性格阴沉邪恶。在《倚天屠龙记》中,每逢阴寒内力发作就要吸人血的韦一笑起初以骇人的“青翼蝠王”形象出现;在《笑傲江湖》中,练玄天指的黑白子、修习“寒冰真气”的左冷禅都是反派角色。在《天龙八部》中,段誉一度吸纳了各种真气,“体内既有黄眉僧、南海鳄神、钟万仇阳刚的内力,复有叶二娘、云中鹤阴柔的内力”(第10回),虽然南海鳄神也是“四大恶人”之一,但作为一个颇富喜剧色彩的人物,叶二娘、云中鹤显然在邪恶上要比他更胜一筹。
资料图:电视剧中的四大恶人
这样,江湖社会便呈现出一种剧场效应:人们面对的不是物理对象的世界,而是一个符号世界,正如Ernst Cassirer《人论》中指出的,在此情况下,人们首先就必须学会阅读这些符号。
例如看到一个乞丐背着九个袋子——他很可能就是丐帮的九袋弟子;如果他只有九个手指,那他可能是九指神丐洪七公;更不必说许多武林团体中繁琐的服饰体系(这种服色与社会地位的严格对应倒也是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不过正因为相关的印象足以左右人的判断,因此有时也会误导人:《射雕英雄传》中裘千丈这个骗子便以武林高手的形象自我装扮;在《鸳鸯刀》中,镖头周威信看到拦路的四位,这位老江湖一眼判断其中一位病夫“定是个内功深湛的劲敌”,因为“越是貌不惊人、漫不在乎的人物,越是功夫了得”——但后来事实证明这位病夫确实是病夫。
侠客借助于一些外在的符号来自我呈现。在北亚的巫术世界中,“鸟或驯鹿是萨满本人的精神本原,是他灵魂的形式”(《千面英雄》)——这不免使人想到,白雕和小红马也正是郭靖的灵魂形式。《侠客行》中石清夫妇作为“玄素庄”庄主,兵器、服饰、马匹都是一黑一白,连家里的匾额也是“黑白分明”。
另一关键是人物职业所具有的符号价值:朱寿桐在分析革命戏剧时指出,“坏人从事的往往是灰色职业”,如匠人、烧窑师傅、调度员、巡长,“正因为职业有如此重大的色彩分别,革命者要化妆行事也须扮成灰色身份”如磨刀人、卖木梳的、郎中、开茶馆的、跑单帮的。这些情形,毫无疑问在武侠小说中也是寻常可见的。
试看《射雕英雄传》中的江南七怪:这七个人的武器、职业、外号,三者之间有密切关联,甚至在外形上也很搭配,呈现出强烈的仪式感和角色意识(见下表),隐喻七怪的市井出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韩小莹在第2回出场时是一副渔女打扮(铜桨、蓑笠),但后来却改使剑,显然金庸觉得一个美少女使用铜桨这样的重兵器,与其形象极不协调——在《书剑恩仇录》中,以铜桨为兵器的蒋四根是个粗豪汉子,外号“铜头鳄鱼”。